水溶肥生產中常見的問題近幾十年來,我國農業生產上水肥資源消耗、浪費現象嚴重,水肥資源緊缺的問題隨著我國農業發展越來越凸顯,節水節肥是發展特色可持續農業的必然需要。水溶性肥料與當前的節能環保、生態*效等現代農業理念相吻合,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快速轉變的有效載體,隨著我國的“十二五”規劃、全國重點推廣的水肥一體化“一號技術”以及農業部于2015年初重磅推出的《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》的出臺,都為水溶性肥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,水溶性肥料在我國將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。但水溶肥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,這就極大地影響產品的性狀及使用效果,繼而需要找出原因,以便生產出*質量的產品。 固體肥料的生產問題 1. 吸潮結塊:原料的吸潮性、含水量、堆壓重量、生產環境的相對濕度、包裝材料的吸水性等因素都會造成肥料吸潮結塊。因此產品吸潮結塊要從多方面找原因。一般含尿素、磷酸二氫鉀、含結晶水的硫酸鎂、螯合微量元素的產品容易吸潮結塊,可加入一些溶解性能好且無副作用的干燥性物質以減少肥料含水率。由于對水不溶物有限量要求,通常添加在常規復合肥中的抗結塊劑通常不能用于水溶性肥料。 2. 脹氣:脹氣問題主要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料發生反應,放出氣體而造成的。包裝后的產品經*溫放置一段時間(夏天),袋內產生氣體將包裝鼓起或脹破。通常含尿素的產品容易出現脹氣,氣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。解決辦法是采用透氣PE包裝材料。 3. 包裝材料腐蝕:由于一些肥料的酸堿性容易對包裝材料造成腐蝕,必須包裝前做試驗,確保包裝材料合格耐用。 液體肥料的生產問題 1.結晶:通常在液相環境下,養分元素處于過飽和狀態。外界條件的改變極易造成水溶肥出現結晶現象。結晶體有快速生長和緩慢生長的區別,因此一個液體新配方要觀察半年至一年,結合相圖及各物質離子間的相互作用,避免生成溶解性差的物質或者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。 2. 絮凝分層:懸浮肥料放置一段時間,粒子大小不均勻導致的沉降速度不均勻導致出現分層現象。解決辦法是使粒子直徑盡可能小,使用合適的懸浮劑。 3. 粘度增加,流動性差:*鹽濃度下,當溫度降低時,懸浮肥料粘度升*,流動性顯著降低。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易倒出,但不一定影響使用效果。 4. 脹氣:是液體肥料包裝中*嚴重的問題。解決辦法有增加瓶的抗壓*度、調整肥料的酸堿度(偏堿性有利于減少脹氣)、減少尿素的使用量、采用透氣瓶蓋、采用透氣PE材料等。 對于水溶性肥料,原料的選擇非常重要,是決定產品水溶率(或水不溶物含量)、成本、營養適應性的關鍵因素。在生產中,要特別注意肥料吸潮結塊性、肥料各組份的可反應性等方面。 一種成功的水溶肥產品的優勢應該體現在兩個方面: ①根據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來設計配方,精心選擇原料和生產工藝,產品水溶率必須遠*于普通化肥,一般要達到98%以上; ②成本方面應得到有效控制,價格合理,在使用投入產出比要*。 通過對以上兩方面的質量控制,相信生產出*品質的水溶肥不是遙不可及的。
文章分類:
水溶肥設備專題
|